看葡萄园如何应对灌溉缺水
改革开放以后,虽然一再明确提出要实现由粗放增长方式到集约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但是由于命令经济旧体制的遗产这种体制性障碍严重存在,增长方式的转变始终未能取得明显的成效。
2008年10月27日于北京 进入 吴稼祥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华尔街风暴 。M2的发行量,欧元是美元的1.566倍。
有人把牛牵走了,还想让中国拔桩,把华尔街金融危机的责任推给中国。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这次华尔街金融危机,是货币奥林匹亚山上的两个天神——美元和欧元交战的结果,其他国家都是其牺牲品。货币霸权,也就是某种货币在国际货币流通中的统治地位,一般表现在垄断计价单位、清偿手段、支付手段和保值手段上。到今年上半年,从基础货币看,欧元相对于美元的发行量更是大得惊人。于是,美元与欧元争霸的驱动力推动美元走上了不断衍生金融产品的危险道路。
其真实意图,是想拍自己脑袋,解中国等国家的钱袋。金融市场过度放纵,美国金融当局监管不严,金融从业者过于贪婪,甚至美国的过度消费,等等,都是这次危机的根源,但是,欧元崛起,与美元争霸,如果不是这次危机的真正根源,肯定为这次危机推了波助了澜。而一些主权基金则敞开式地接盘了它们抛出的美国机构债券。
但由于新世纪金融是有限责任公司,三位创始人损失的仅仅是股权收益,他们在华尔街黄金岁月中得到的丰厚报酬毫发无损。这类积极参与抵押贷款业务的离岸基金,对金融大势的判断相当准确,不光比普通投资者更有眼光,也超过了多数主权基金对形势的把握更何况,西方各国近年所实行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实际上想使全世界都倒退回到19世纪去,而在19世纪,没收债务国的对外投资以抵偿债务国不能履行的还本付息义务是一种正常的国际经济秩序,向我们推销新自由主义的西方国家没有资格想在这方面例外。不仅应当通过这种管制制止和严惩国内外资金流动上的一切违法违规行为,而且应当从现在起在国际金融危机没有完全消除之前一直实行对外资金汇出上的总额限制,规定全国每月资金汇出境外的总额不得超过某一最高限额(如每月2百亿美元),境内所有金融机构在此期间将人民币兑换为外币的总额不得超过这一最高限额。
而中国政府目前持有的外汇储备名义上已达1万8千亿美元,将这样数额的债券和股票的十分之一抛售到证券市场上,就足以造成被抛售证券本身价格的显著下跌。更糟糕的是,一旦我们以各种各样的金融证券的形式持有外汇储备,我们这样持有巨量外汇储备的国家就会被套住,在需要对外大额净支付的时候反倒因为害怕抛售储备资产导致其价格下降的损失而不敢动用这些外汇储备。
原因很简单:立即可以用于支付的外汇储备不能生利,而股票、债券等外国金融资产在正常情况下都有很可观的生利性收入。如果中国的外汇储备债务国不允许中国采取没收投资补偿债权损失的做法,中国政府就应当公开宣布并切实实行强硬的外汇储备运作政策,在自己认为适当的时刻大量抛售其持有的该国债券。这已经不是投资,而纯粹是抢钱了。不管一国外汇储备的数额有多么巨大,如果在有对外大额净支付需要的时候该国没有足够的立即可以用于支付的外汇储备,该国仍然会在以外国货币或外国银行的汇划性存款满足此种净支付需要上发生困难,甚至导致发生支付危机。
这样看来,一国外汇储备中没有多少是立即可以用于支付的纸币和外国银行存款,这在该国有对外大额净支付需要时似乎并不会造成什么困难。境内任何人、任何企业在筹资上碰到的任何问题,都在中国境内筹资解决。2. 立即对资本项目下的对外资金往来实行全面而严格的集中计划控制,管制对外的资金汇出。保持一个够日常交易之用的数额就够了。
之所以会形成外汇储备只剩下1万8千亿美元的一个微不足道的零头的传言,恐怕是由于混淆了全部外汇储备和立即可以用于支付的外汇储备这两个不同的概念。西方国家及其形形色色的代言人一定会说:使中国的外汇储备受到损失的债务人与中国充公其财产的外国人在法律上不是一个人,这样作是惩罚了不应当受惩罚的人。
它们一定会采取一切可能使用的政治上的、法律上的甚至其它最残忍的手段来阻止中国没收投资补偿债权损失。中国实际的外汇储备的数额,应当与1万8千亿美元的金额相差不会很远。
形象地说,如果将来美国的房利美和房地美的破产或重组使中国外汇储备管理机构所持有的其债券有任何价值上的损失,中国政府就应当将美国公司可口可乐、沃尔玛、麦当劳在中国的资产中价值相当的部分收归中国所有,以补偿中国所受到的损失。反对中国没收投资补偿债权损失的国家一定是中国的大债务国,中国政府的外汇储备中一定持有了该国的巨额债券。现在,不仅从防止外资控制、维护中国人的经济利益的角度看,就是从维护中国外汇储备的价值的角度看,我们也必须立即对境外资金的流入采取坚决而果断的控制措施。理论上说,只要是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外国资产,特别是具有流动性的外国资产,都应当属于该国的外汇储备。本文所说的外汇储备的价值,没有什么玄虚的理论含义,说的无非是中国外汇储备以相应国家货币计的货币额。3. 我国外汇储备的绝大部分是外国的债券甚至股票等证券,而现在所有这些证券的市场价格都有可能变得低于我们购入它们时的价格,甚至跌到低于其发行时的票面价值。
而我们前边的分析已经说明,这个好处对目前的中国来说也几乎不存在:由于中国的大部分外汇储备是持有的外国证券,大量抛售外国证券时的降价损失使中国实际上也不敢在资金突然涌向境外时保证满足对外大额净支付的需要。毕竟经常帐户顺差其实就是一国资金的净流出,这种顺差所形成的外汇储备不过就是该国资金的净流出完全通过官方来实现,而这个顺差是中国企业出口多造成的,这也是为中国企业争夺世界市场所作的无奈之举。
这样说来,在中国目前有巨额外汇储备的情况下,由境外资金流入而增加的外汇储备对中国可以说已经完全没有任何用处,而造成这种外汇储备的境外资金流入则对中国经济有极大的害处:它不仅夺走了中国自己的资金本来可以具有的投资机会,降低了中国国内资金的回报率,更严重的是它使外资企业控制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国产业,将中国置于了外国资本的盘剥和控制之下。在抛售的过程中出现的证券售价下降会使抛售者本身受到损失。
但是,目前的国际金融危机表明,即使以可以生利的金融证券形式持有外汇储备,金融资产天生具有的风险性也可能使外汇储备不仅不能生利,反而亏蚀掉外汇储备原来的本金。但是,可惜中国目前的外汇储备过于巨大,将这些外汇储备中不大的一部分债券或股票在西方证券市场上抛售,都可能造成这些债券或股票本身价格的暴跌。
因此,中国政府在外汇储备受损失这样的危机情况下有权利将中国的债务人所属国的所有人(包括法人)都看成一个人来处置。债务人所属国在中国的这些金融权益,包括债务人所属国在中国的一切债权、股权、独资企业甚至私人财产,这些金融权益中不仅应当包括属于债务人所属国政府的金融权益,而且必须包括属于债务人所属国私人的所有金融权益。而西方目前的金融危机又每天都可能使我国外汇储备中的那些证券价值严重跌落。后者的典型例子之一就是,国外通过债务或购买股票形式流入该国的资金大规模撤出该国,造成了以该国货币兑换巨额外国货币的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持有外汇储备就只可能有一个好处:保证满足资金突然涌向境外这样的对外大额净支付需要。在这场斗争中,中国有一个最有力的武器,那就是抛售其持有的相应国家的债券。
中国政府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大量抛售这些债券一定会引起这种国家的证券市场价格暴跌,使这种国家陷入金融困境,甚至使其落入新的危机。为了保卫中国自己的利益,我们必须准备在维护中国外汇储备价值上与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进行坚决的斗争。
一国外汇储备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在该国有对外大额净支付需要的时候用于满足这种需要。而立即可以用于支付的外汇储备当然只能包括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外国纸币和外国银行的活期存款(可以直接用于汇划的存款)。
在目前,仅从维护中国外汇储备的价值这个角度考虑,就至少必须采取下列3项措施:1. 只要中国还没有出现对外贸易逆差,就严格地完全禁止国外的任何资金流入,这种资金流入的形式包括任何对境内的贷款和购买股票、企业所有权。在目前这样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之下,我们不能再容许这种损害中国经济的现象继续存在下去了。西方国家都有发达的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一国政府可以很容易地将其外汇储备中的外国债券或股票在证券市场上卖出换为现金。外汇储备增加中国积累资金的收益这个作用在近十年来的中国是不存在的。
我们甚至不能设想,它们会允许中国采取没收投资补偿债权损失的做法。一国累积的外汇储备无非来于两个方面:累积的对外贸易顺差等经常项目的顺差,以及累积的以从境外借债和出售股票等形式发生的境外资金流入。
为了维护中国外汇储备的价值,中国政府应当从现在起就公开宣布并奉行一项坚定的政策:对中国外汇储备中的任何外国债券,如果债务人违约,不履行还本付息的承诺,中国政府将强行以债务人所属国在中国的所有金融权益抵偿中国外汇储备所受到的损失。可是在实际上,中国目前外汇储备的至少一半以上来源于外商直接投资和外债等资本项目下的资金流入,这种境外资金的流入与中国的外汇储备形成一种资金对流:境外资金以直接投资和外债等形式流入了,又以官方外汇储备的形式流向了国外。
这种控制措施的核心,就是由政府为中国人民的利益而在涉外的金融方面有计划地、系统地、全面地实行集中统一的控制。就是让我来掌握外汇储备,我通常也不会持有很多的立即可以用于支付的外汇储备。